AI世代:人工智慧與未來工作藍圖 (文件摘譯)

圖片來源:Pexels

一、文件名稱:Gen-AI: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Future of Work(暫譯:AI世代:人工智慧與未來工作藍圖)

二、發布時間:2024114

三、關鍵字:AI、演算法、收入不均、數位技能、監管架構

四、摘要:

本文件指出,人工智慧(AI)可能重塑全球經濟,尤其是勞動市場,且由於已開發經濟體的就業結構較注重知識密集能力(cognitive-intensive roles),可比新興、開發中經濟體更早體驗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與隨之帶來的挑戰。該文件也表示,女性和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更容易接觸人工智慧,因此更可能得到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,而年齡較大的勞工可能難以適應AI相關的新技術。作者群認為,假使未來工作的人工智慧與高知識、薪資水準勞工呈正相關,則可能導致收入不平等的情況惡化。不過,作者群補充,倘若未來工作的生產率因AI的加入而大幅度提高,也可能為未來多數勞工帶來好處,像是薪資水準的成長。

AI科技逐漸成熟,越來越多產業導入AI的背景下,能否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則取決於各國的發展水準。已開發經濟體和較成熟的新興經濟體(more developed emerging markets)需著重提升AI監管架構、支持勞動力的重新配置(reallocation),同時保護受到衝擊的族群;而新興、開發中經濟體則應優先發展數位基礎設施及進行數位技能培訓。綜合前述,人工智慧將對全球經濟帶來一定程度的變化,如同一場新的工業革命,而其對各國經濟與社會的影響仍難以估算。

五、觀察與分析:

三星於2024117日發表全球首款AI智慧型手機,在許多功能導入AI,像是通話中的多種語言即時翻譯、照片場景的計算、訊息摘要的整理等,不僅提升生活便利性,也揭示了AI技術發展已趨成熟。而我國為推動AI發展,提升產業競爭力,於2018年、2019年由行政院提出「AI小國大戰略」、「台灣AI行動計畫」,其中AI行動計畫分有人才培訓、政府領導的晶片整合小組、提升國際地位、法規與場域開放、產業AI化等五項領域[1]。不過在強化AI、晶片發展同時,也應注意人才過度集中於特定產業的狀況,為我國創造下一個產業奇蹟。

六、文件連結:

https://www.imf.org/-/media/Files/Publications/SDN/2024/English/SDNEA2024001.ashx  

 

資料來源:國際貨幣基金組織;CTPECC秘書處編譯綜整。



[1]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,台灣AI行動計畫—掌握契機,全面啟動產業AI化,https://www.ey.gov.tw/Page/5A8A0CB5B41DA11E/a8ec407c-6154-4c14-8f1e-d494ec2dbf23 。另於2023年推出計畫2.0,廖明輝,聯合報,發展AI 台灣最佳賽道在應用,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39/76499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