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主要內容共有三篇。
首先,第一篇文章著重在區域運輸治理上,聚焦於「APEC 區域合作中的運輸新趨勢:以智慧移動論壇與 TPTWG55 為案例」。文章梳理 2025 年 8 月於韓國仁川舉行的 APEC 智慧移動論壇與第 55 屆運輸工作小組(TPTWG55),說明本年度以「連結、創新、繁榮」為主軸,並完成 TPTWG 組織改革,新設「運輸研究專家小組(EGTR)」以年度優先主題整合跨運具研究與政策討論。議程關注運輸連結性、永續性、包容性與科技創新(如 MaaS、AI、無人機、C-ITS、V2X、數位孿生),韓方提出「智慧移動建議」十項原則;我方就「按飛行小時計費」維修模式與監理安全分享經驗,高雄以數位孿生治理呈現落地應用,並與韓、日就智慧城市與 Robot-taxi、MaaS 展開雙邊交流,凸顯以治理與標準化促進技術落地的路徑。
再來,第二篇著重糧食安全,探討「以創新包裝技術促進糧食安全:APEC 區域政策趨勢與台灣實踐」。文章指出,面對糧食損失與碳排放壓力,氣調包裝(MAP)、抗菌薄膜與智慧感測包材等技術可延長保存期、降低浪費並提升供應鏈效率;美、日、韓、泰、澳與我國的個案顯示,結合科技創新與制度工具(如標示、冷鏈、碳足跡管理)能同步強化食品安全與淨零治理。我國並在 APEC 架構下推動相關對話與合作,於區域政策網絡中展現影響力。
最後,國際論壇紀實收錄「第三十二屆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(PECC)大會:重新思考亞太區域合作」。會議於 8 月在首爾舉行,圍繞太子城願景、AI 與先進科技、人口變遷與 APEC 合作等議題;各場次分析地緣與保護主義下的多邊體系、供應鏈重組與規則整合,主張以數位與服務貿易為價值鏈核心;在 AI 議題上,與會者倡議以風險治理、互操作標準與跨境測試機制強化區域合作;在人口高齡化方面,建議精準投資人力資本、改善工作—育兒相容性與長照體系。專家並點出台灣在 AI、半導體與國際協作的戰略角色,建議以公私協力與創新布局新興市場,提升產業韌性。
圖片來源:CTPECC
資料來源:
CTPECC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ctpecc.org.tw/publications/259